都市偵探學-「狗建築」\ 桃園龍潭附近。
公狗咖啡店\熱狗或狗肉的公路符號學
文、攝影:李清志
電影《火箭人》中,曾經出現一座狗造型的建築,在劇中是一座咖啡店,名稱為「公狗咖啡店」。這類以造型取勝的建築物,在三0年代美國公路發展時期十分普遍,特別是在美西南加州地區更是出現頻繁,建築界特別將這種建築稱作是「普普建築」(Pop Architecture)。
當時在公路旁的商家,為了吸引高速行駛中的汽車駕駛注意,便打造巨大物件造型的建築物,以便駕駛員可以很容易辨識商家販賣內容;例如巨大的輪胎建築就是輪胎店、巨大的甜甜圈建築是賣甜甜圈的、巨大的鴨子造型建築則是賣打獵木鴨及打獵材料的等等,大漢堡建築與大香腸建築,都很容易瞭解其販賣商品內容,但是巨大狗造型的建築,到底賣的是什麼呢?
如果在台灣,狗造型建築可能是賣狗肉的商店,但是美國人愛狗如命,怎麼可能吃狗肉呢?其實那間公狗造型的咖啡店,是賣熱狗的美式快餐店,因為「熱狗」英文就是Hot Dog,所以就將建築建造成公狗的造型,雖然此「狗」非彼「狗」,但是這棟建築卻仍然是最吸引公路駕駛人的視覺焦點。這種以造型圖像表達商家經營內容的建築,後來也成為後現代主義理論家,用以解釋建築符號學的重要例證。
台灣地區也出現一棟公路旁的公狗建築,可貴的是,這棟建築是業主親自動手打造的,業主經營廢料材,因此他利用舊建材與貨櫃,組合打造了一間「公狗建築」,這隻狗花紋類似米格魯小獵犬,方塊狀的狗造型,有點像方塊玩具公仔,業主還用布料替這隻狗建築作了垂下的狗耳朵,在公路旁十分顯眼,也廣受小朋友的喜愛。
不過這棟公狗建築,葫蘆裡面到底是賣些什麼藥?這棟狗建築不是賣狗肉,也不是賣熱狗,它賣的居然是博美狗,與它的建築造型,還真的是「名符其實」啊!